2014年,
路阳
导演的武侠电影
《绣春刀》
,以明朝末年为背景,3000万小成本,取得9000万票房。
虽然票房收益一般,但参演的金士杰/王千源/周一围/聂远等实力派演员,都贡献了精湛的演技。
张震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,金士杰提名金马奖最佳男配,王千源提名金鸡奖最佳男配。
周一围
同样凭此片一举成名。「很润」「挚爱亲朋,得加钱」成为流行梗,流传至今。
从此,路阳更作为内地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之一,获得广大影迷的普遍认可。
2017年,同一编导与主创团队的
《绣春刀2》
再接再厉,在武侠片题材早已式微的时代,取得2.7亿票房,
参演的金士杰/张译/雷佳音/辛芷蕾等实力派演员,同样贡献了出色的演技表现。
雷佳音提名了金马奖的最佳男配。
女二号
辛芷蕾
,饰演的戚刀传人“丁白缨”,一个台词不多的高冷女武者,这亦是这位女演员的成名之作。
一刀劈断男主角张震武器的那一幕,观影时确有惊艳之感。
然而,这两部电影的缺陷,其实也很明显:
首先,是路阳导演出于个人执念与喜好,一定要用凭古装偶像剧成名的两个“85花”流量女星,
刘诗诗
和
杨幂
,来做两部影片的女一号。她们也不出意料地贡献了全片谷底的拙劣演技,是公认的无可争议的败笔。
其次,导演极其欣赏的男主角
张震
,
作为中国台湾的“星二代”,从20多年前,十几岁刚出道时,就成了众多港台大导演的“缪斯“”,名导大制作一部接着一部,论其出演的一部部作品的综合国际影响力,大概可以直追梁朝伟/巩俐/章子怡这些最顶级华语电影人。
然而论其演技,好听点说,也是“平平无奇”,其实就是“不可雕也”,大部分时候的表现,都被对面配戏的内地演员比下去了。
在《绣春刀》系列,他被王千源/聂远/周一围/辛芷蕾/张译/雷佳音,以及台湾真戏骨金士杰,全程压制,只能靠着多年经验积累,技压了刘诗诗与杨幂这两个流量女星,来各种通稿与营销,勉强挽尊。
男女主角的演技不好,还不是这两部影片最根本的问题,
真正的关键在于:整个《绣春刀》系列,剧情立意本身就有问题,深受网络【天启皇帝落水阴谋论】【九千岁魏忠贤救国救民】等网络暴论的影响。
因此,
片中的大明
崇祯皇帝朱由检
,在天启年间为信王时,竟然勾结东林党,一手策划了让他的亲兄长、
天启皇帝朱由校
落水病重,最终不治的大阴谋;
这还不算,身为礼绝百僚的当朝皇弟亲王,实际上的准皇储,朱由检竟然对大太监魏忠贤,阿谀奉承,公然下跪……
真实历史上的崇祯皇帝,是最后一个统治大一统王朝的华夏皇帝,毕竟他之后的南明诸帝已经只有残山剩水、半壁江山。
崇祯皇帝在位期间,
勤政节俭,不耽声色,不贪欢娱,不喜锦衣华服,不用金银器皿,一日三餐,不见珍馐奇味。
他的妻子周皇后以国母之尊,亲事蚕课,一件龙袍穿了十几年,缝补得无处下针。皇宫中所费,减无可减,缩无更缩。所有的皇室内帑,从不铺张浪费,一概尽充军饷。
可以说,他的一生都在为风雨飘摇的江山殚精竭虑,少年白头,怎奈何时运不济,人心不古,群臣异心,灾荒连年,满清觊觎,内乱频起,天灾人祸,接踵而至。
终究是大明朝气数已尽,一众朝臣文恬武嬉,内无张良、陈平看广告赚钱软件app之谋,外无韩信、白起之将,令崇祯帝孤木难支,无力回天。
崇祯皇帝原本可以迁都南下,据有半壁江山,保全身家性命。他之所以自愿殉国,是尽身为国君的责任,他知道自己是华夏帝王,神州大地处处都是自己埋骨之所。
崇祯皇帝的遗书字字血泪,骂奸臣,怨天命,同时更充满自责,却对大明子民负疚极深,所以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,只求闯军勿伤百姓一人。
崇祯皇帝本非昏聩之主,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,亦不在崇祯皇帝个人,而在于无法抑制权贵集团的土地兼并,难以逃脱“三百年王朝周期律”,终于内忧外患,难以为继。
纵然崇祯皇帝为君施政时,确有许多缺失和可议之处,论其本身才干,也算不上英明神武的明君圣主,无力挽回明末体制的种种弊端,
然而他以身殉国时,尚能一心挂念百姓安危,以君王死社稷。
因此这样的悲壮帝王,也激励了无数英雄志士,阎应元,夏完淳,张煌言,张同敞,文安之,郑成功……拼尽一生之力誓要斩杀贼虏,兴复大明,重光日月,再整山河,为那些共赴国难的将士报仇雪恨。
因此,哪怕是满清王朝官方,为了收买汉人百姓的民心,尚且要对崇祯皇帝的身后名礼敬有加,维护陵寝,时常洒扫,君臣祭祀,香烟不断。
清朝官方编修《明史》时,表面上也每多褒美夸赞,称颂崇祯皇帝「沈机独断,刈除奸逆」「不迩声色,忧劝惕励,殚心治理」「蒙难而不辱其身,为亡国之义烈矣」,并认为明朝灭亡实为「大势已倾,积习难挽,在廷则门户纠纷,疆埸则将骄卒惰,身罹祸变,岂非气数使然」,而崇祯皇帝「非亡国之君,而当亡国之运,宗社颠覆,徒以身殉,悲夫!」
甚至和明王朝不共戴天的义军首领李自成,同样布告天下「君非甚暗,孤立而炀灶恒多,臣尽行私,比党而公忠绝少」(
皇帝并非昏庸,而是身边大臣尽皆结党谋私,公忠体国者太少。
)
大明亡了国,却没有亡了人心,一直都活在天下汉人的心里。无数仁人志士宁死也不愿屈膝折节。
从李来亨到李定国,几十万闯军献军的余部,无不改旗易帜,为大明浴血而战,至死方休。
在满清治下的二百多年里,从白莲教到天理教,从天地会到小刀会,从太平军到捻军,汉人民众此起彼伏的反抗接连不断,从无止息。
最终,也正是一群把崇祯皇帝的英灵奉为神祇的英雄志士,那些在多少人眼里盲目愚昧、片面无知的学生会党们,一次次如飞蛾扑火般的攻击,吓得那些尸位素餐的满清权贵们惶惶不可终日,才让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僚精英也迫于情势,转变立场,站在了主体民族这边,
终于:龙椅推倒了,皇冠砸碎了,辫子革掉了,满清灭亡了!
辛亥革命时,许多地方的革命党人臂扎白巾冲锋陷阵,在大众百姓眼里,这正是在“为崇祯皇帝戴孝”。(鲁迅先生《阿q正传》),
大明十七朝人物,华夏六万里河山,二百年之惨看广告赚钱软件app痛犹存,四百州之奇耻已雪!
这样一个具有极重要历史地位与象征意义的悲壮帝王,竟然在《绣春刀》中,被电影编导们肆意污蔑,成了一个丧心病狂、权欲熏心、勾结奸党、弑兄篡位之徒,
足可见国产影视业,早已在相当程度上,沦为一群毫无对历史敬畏之心者的狂欢,
对他们而言,只要为了电影票房和电视剧收视率,还有什么底线不能突破?
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校,这两个早早担负国家重任的悲剧年轻人,他们的真挚兄弟之情本是真实历史中少有一点温情亮色,难道就真的可以被后世不肖之徒这么泼脏水?
片中居然还好意思,让天启皇帝这个“受害人”,对信王这个“幕后真凶”,说出历史上那句著名的「吾弟当为尧舜」,何其嘲讽?
就想质问一下肯定读过且熟悉这段历史的编导——这般胡编乱造厚诬古人,
天良何在?情何以堪!
而且,明史的基本常识,就是从朱元璋定礼制起,皇子亲王的地位就尊隆无比,礼绝百僚,除了天子一人以外,无论生前死后,都绝没有向其他任何人下跪的道理!
唐宋时期以前,没有实职的皇子亲王确实是要礼敬宰辅,相互平礼,到了明朝,则绝无此可能。不管是内阁首辅,世袭国公这些文武朝臣首脑,在皇子亲王面前都要行臣下礼。
而司礼监掌印、司礼监秉笔、东厂提督太监这些内廷首脑,哪怕再如何权势熏天,在皇子亲王面前,其实连完整的人格尊严都丝毫谈不上,不过就是
皇室家奴
罢了。
按朱元璋皇明祖制,皇帝无子时必须严格按远近亲疏“
伦序择立
”,信王朱由检作为天启皇帝唯一的弟弟,就是没有任何人、包括天启皇帝在内能够否认的皇位第一继承人,
魏忠贤不过是天启皇帝的一条走狗家奴,他也敢受、配受信王的礼?
信王真敢下跪,非但起不到任何“忍辱负重、麻痹魏阉”的作用,魏忠贤第一反应一定是「这小子失心疯了」「这小子肯定恨我入骨,肯定不会给我留一丝活路,豁出去和他拼了!」
——
信王卒,魏忠贤卒。
正面例子如《
大明王朝1566
》,对这点就体现得很好。看看同洋没有正式的皇储名分,同为实际上无可争议的皇位第一继承人,裕王(隆庆皇帝)和严嵩父子、和吕芳陈洪等太监首脑,哪怕私底下斗得水火不容,明面上又是如何持礼的。
如果《绣春刀》编导的企图,当真是想写个野心勃勃的亲王如何谋朝篡位的武侠故事,大可和《琅琊榜》那样全架空历史,又为何非要强行嫁接到天启崇祯年间?
推断其目的,不就是冲着这段家喻户晓的敏感历史时期,好来吸引更多观众,获取更多票房么?
因此,虽不可否认,《绣春刀2》确实制作精良、细节考究,剧情曲折离奇,绝大多数演员的演技也很到位,脱离历史背景来说,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中等成本电影。
然而,如果是不了解历史,只看过影片的观众,对这个崇祯皇帝会是什么评价呢?
薄情寡义,阴险毒辣,毫无人伦,向奸人卑躬屈膝,只为弑兄夺位!
在剧情根子上,设定了这种让任何明末痛史爱好者都难以接受的剧情,等于是片方
自作聪明
,去和这部影片相当多的一部分潜在观众为敌;激起了大家的愤怒和抵制。
到最后下映时,总票房完全不尽人意,
4亿票房的保底,只拿到2.7亿票房
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此事亦当为后来者戒。
作为后世论者,我们可以自由争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功过得失,杀袁崇焕该不该,杀魏忠贤对不对,应该对明末大乱明朝灭亡负有几分责任,但
绝不可以将正面历史人物从未做过的恶行和丑行强加其身。
同理,这一时期历史题材影视的编导,大可以去想象发挥,演绎崇祯皇帝和陈圆圆柳如是等“秦淮八艳”们的爱情故事,其实也根本无所谓,
但历史题材影视剧,艺术的创作底线:
绝不可以让崇祯皇帝对大太监下跪,更不可以让他的皇位是杀兄篡夺而来。
看广告赚钱软件app